
1、LYPCD-6000局放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该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是我公司总结几十年局放检测经验,运用*新技术手段实现的高性能数字化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该装置采用高精度采集卡进行A/D转换,可实现被监测高压设备的实时数据监测与统计分析功能。 
该系统采用多种抗干扰措施,能够有效的去除现场环境中的干扰,准确提取局部放电信号,判断设备运行状况;通过以太网把放电量值、报警事件等监测数据定期上传到远方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利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的后台软件可获取现场的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与此同时数据中心服务器还可以远程登录现场监测单元,观测实时波形,对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更加系统的评估。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程序运行于固定IP地址的计算机上,可同时监测多个设备,并实时显示每一个登入设备的放电信号,能根据参数设定,定期保存已登入的监测设备从现场传来的数据,以便日后随时查阅分析。 2、LYPCD-6000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组成及原理 该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由局放传感器、现场监测单元、远程监控计算机以及局部放电监测软件组成。 
3、LYPCD-6000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各组成单元 3.1 局放传感器 局放传感器可以是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TEV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及宽频带电流互感器,通过50Ω同轴电缆将信号传递到在线监测单元。 3.2 现场监测单元 接收前端传感器的各种局部放电模拟信号,对多路信号进行信号调理、噪声去除、A/D转换、干扰处理、数据处理、放电量显示、超标报警,并将实时数据通过以太网上传至后台。 3.3 后台监测计算机 通过网络远程连接服务器,实现后台监测计算机的所有功能,根据现场各监测系统送来的信号建立故障监测数据库,并显示各现场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局放强度变化趋势及超标报警等信息。 4、LYPCD-6000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现场监测单元技术性能指标 通道数 | 2/4个电信号接口(可扩展) | 采样率 | *大200MGa/s | 采样精度 | 12bit | 量程范围 | 0.01mV~20V/100dB | 频带范围 | 10kHz-100MHz | 本量程非线性误差 | 5% | 电源模式 | 220V AC | 显示 |
| 显示屏 | 6.5寸 TFT真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屏 | 分辨率 | 640×480 | 操作 | 外接USB鼠标键盘操作 | 存储 |
| 物理存储 | 4GB | 硬盘 | 32G固态硬盘 用于存储试验记录及试验数据 | 接口 |
| USB*2 | 可外接鼠标键盘,以及外接移动存储设备 | 电信号接口 | 2/4路BNC接口,用于信号输入 | 网口*1 | 用于连接网络 | 通用说明 |
| CPU | 主频1.6GHz | 系统 | WIN7 | 使用环境温度 | -20℃至60℃ | 存储环境温度 | -20℃至45℃ |
5、LYPCD-6000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后台软件功能特点 ●软件系统以Win7为平台,640*480的屏幕分辨率。 可分析显示各监测设备的实时放电波形等。 可远程显示各监测设备的放电量。 放电量历史趋势图等数据可连续自动保存,并可随时查看统计与分析。 各种监测数据指标超出警戒值时,可自动给出报警提示。 “500千伏玉东Ⅰ、Ⅱ线重点区段巡检完毕,铁塔本体正常、线路通道正常。"8月13日,福建电力检修公司输电中心无人机飞手郑干好、黄凯、周阳在操作面板上点击一键启动,3台无人机同时径直飞向福建省内重要核电输送通道——500千伏玉东Ⅰ、Ⅱ线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工作。这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继8月6日第1次开展500千伏输电线路无人机多机协同自主精细化巡检作业后的又一次尝试。 无人机多机协同自主巡检是指利用无人机航点飞行功能,实现多台无人机起飞、巡航、拍摄、降落全过程自动化巡检架空输电线路。操作员只需一键启动无人机,就能实现自主巡检。 近年来,电网建设加快,运维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工运检工作效率低。为此,国网福建电力不断深化无人机多机协同巡检模式,通过直升机激光扫描采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基于线路三维建模点云模型规划飞行航点,生成自主巡检航线。在现场机巡作业时,工作人员只要将预先规划好的航线导入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就可以实现无人机自主作业。这种“无人驾驶"模式下的机巡工作比人工操作无人机更精准、快速。 据了解,无人机多机协同自主巡检的工作效率是传统人工巡检的3倍。无人机多机协同自主巡检不仅飞得久、看得远,还能自动识别线路故障和常见安全隐患,在保障快捷高效的同时,提升了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国网福建电力还将组织福建电力检修公司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输电运检新模式,逐步实现线路本体人工巡检转变为无人机巡检、通道人工巡检由可视化装置替代,深化输电运检一体化管理,保障福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